3、太宗长孙后3、太宗长孙后

3、太宗长孙后

太宗被誉为后妃的典范。她初为秦王妃时在宫中活动,为太宗争取地位。尊为皇后之后,不事奢华,克己守礼,赢得后宫爱戴。尤为难能可贵的是,长孙皇后常常以国家大事为重,抑制外戚,还常常劝谏太宗要善于接纳大臣意见,对太宗治国助益良多。 长孙氏的祖先是北魏宗室,因为是宗室之长,于是改汉姓时号长孙。父亲长孙晟熟谙史书,知晓兵法,隋右骁卫将军。长孙晟曾出使突厥,了解突厥情状,提出 “远交而近攻,离强而合弱”的谋略,在对突厥的战争和交涉中,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长孙皇后聪明好学,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,读史时常常从中总结善、恶得 失,注重礼法。她的伯父长孙做北周通道馆学士,听说了太穆皇后劝解周武帝宠爱突厥公主的事情后,十分欣赏。常常对长孙皇后的父亲说:“这是很睿智的人, 一定能生育超凡卓越的儿子,一定要跟他家结亲。”传说窦太后第二子出生的时候有两条龙出现,三日不散,也最得窦后喜爱,在长孙皇后13岁的时候,就 嫁给李世民为妻。一次回娘家省亲,舅父高士廉的侍妾说在长孙氏的住房外看见了高达两丈的大马,高士廉命人卜卦,卜者解说卦象是后妃之兆。 武德元年(618),长孙氏被册为秦王妃。秦王李世民在唐建国之时立有大功,渐渐威胁到了太子建成的地位。为了争夺皇位,秦王和太子各树朋党,争相拉拢 各种势力来支持自己。太子和齐王元吉勾结,不惜花重金笼络高祖诸妃,让她们在高祖面前为自己美言饰过,诋毁李世民。长孙氏在太宗争夺帝位的斗争中,积极发 挥贤内助的作用。她孝敬高祖,恭顺后宫妃嫔,对宫中侍役使唤的下人也谦恭有礼,为消除高祖对太宗的嫌疑而尽力周旋于宫中。武德九年(626)六月,太宗和 自己的谋臣预谋在玄武门诛除太子和齐王,长孙氏亲自抚慰士卒,积极为太宗发动政变振奋士气。玄武门事变之后,秦王顺利登上太子之位,不久即皇帝位,长孙氏 也被册封为皇后。
太宗因为长孙皇后一贯对他政治的支持,特别尊重她的种种政见,况且皇后也是出身于官宦世家,其兄长孙无忌也是国之宰 辅。但是长孙皇后明智地拒绝了太宗希望她参预政治的要求,“(太宗)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,(后)对曰:‘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。妾以妇人,岂敢豫闻政事。’ 太宗固与之言,竟不之答。”(《旧唐书》卷51《长孙皇后传》第2165页)
长孙皇后坚持后妃应该恪守的准则,远离权势是非之争,明 哲保身之道为史家所称颂。历来后妃得宠,外戚家就因此而播弄权势已是史不绝书,长孙皇后对此也引以为戒,对哥哥长孙无忌身居高位而忧形于色。长孙无忌在太 宗起兵时就追随在左右,又在玄武门政变时有首谋之功,太宗即位后,以功劳最著,封赐国公,常常出入禁宫。长孙皇后极力劝阻,对太宗说:“臣妾既然已经蒙皇 上宠爱,贵为皇后,尊贵已极。不愿意兄弟子侄布列朝廷。汉代的吕氏、霍氏外戚所遭遇的祸患,乃是刻骨之戒啊。特别恳求皇上不要让臣妾的兄长做宰相了。”一 时朝中传闻长孙无忌权势太盛,长孙皇后暗中要求无忌自己主动辞职。在长孙无忌苦求之下,太宗仅授以勋爵,皇后才稍稍安心。对历史上的外戚之祸,自幼博涉史 书的长孙皇后相当警戒,她时刻小心,防止自己的家族。长孙皇后采集历代妇女事迹著为《女则》十卷,作为训诫后宫谨守妇道的范本。她还专门著文驳斥 东汉明德马皇后纵容外戚之失。东汉马皇后的兄弟子侄凭借皇后的关系,成为朝中的权贵,马皇后最后只得下令禁止外戚铺张招摇。所以长孙皇后认为抑制 重在防患于未然,否则势重难制,招致外戚干政之祸。在临死与太宗诀别之际,长孙皇后还坚持不要过分宠任她的娘家人,“妾之本宗,既非德举,易履危机,其保 全永久,慎勿处之权要,但以外戚奉朝请,则为幸矣。”(《旧唐书》卷51《长孙皇后传》)但是太宗却仍对长孙无忌委以高位,在高宗即位之后,无忌又以顾命 大臣的身份辅政。他反对高宗立为皇后,终于被武则天指使人诬告谋反,惨遭灭门之祸,长孙皇后的担忧最终还是变成了现实。
长孙皇 后作为名留青史的一代贤后,既恪守本分,保持后宫的秩序,又对太宗治国的失误给予规谏。一次太宗罢朝后,怒气冲冲地说:“早晚杀了这个乡下人!”长孙皇后 问道:“是谁忤逆了陛下呀?”太宗余怒未消,说道:“除了,还有谁呢。他每次在朝廷上跟我辩驳,让我难堪,不能够随自己的心意处置事情。”长孙皇后先 退下,稍后身着朝服向太宗行礼,太宗大为惊诧。长孙皇后解释说:“臣妾听说君主圣明臣下就忠心。今天因为陛下是明君的缘故,就有了魏征这样忠直的臣子。臣 妾有幸备位后宫,怎么能不为陛下庆贺呢。”太宗的气也就消了。长乐公主是皇后所生,太宗也特别喜欢,出嫁的时候,诏令嫁妆和婚礼规格要高于长公主几倍。魏 征认为长公主地位高于公主,要是公主出嫁的礼仪规格高于长公主,于情理不合。太宗将魏征的意见告诉了长孙皇后,皇后听了很叹服,劝告太宗说:“臣妾曾听说 陛下很敬重魏征,就是不知道其中的缘故。今天听说了他的谏言,真是能够以义理克制君主的人情,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社稷之臣。臣妾与陛下是结发夫妻,承蒙陛 下宠信礼遇,情义深重,但是每次向陛下建言都要查看您的脸色,不敢轻易冒犯陛下的威严。何况魏征作为臣子,跟臣妾与陛下的关系相比,于情于礼都更为疏远淡 漠。作了《说难》,东方朔也谈到了臣僚对人主发表建议的难处,这些历来都是让人不好把握的事情。而利于行,治理国家的君主能够广泛采纳肺腑之 言,就能使百姓安宁,要是拒谏饰非,就会使政治混乱。臣妾恳请陛下深思其中的利害关系,那将是天下百姓的幸运。”事后长孙皇后遣人送五百匹帛到魏征府上作 为赏赐。
大臣房玄龄一直是太宗十分倚重的宰相,因为过失而受谴责归还府第,不再入朝理政。长孙皇后在临终之前,一再对太宗说:“诸位心腹大臣之中,房玄龄跟随陛下最久。他一向小心谨慎,奇谋秘计他都参预制定,从未有过泄漏。要是没有特别的过失,请陛下不要将他罢职不用。” 长孙氏虽贵为皇后,值推行清明政治之际,国家所面临隋末以来的凋敝,在后宫中也贯之以简约朴素的生活风格。她作为全国地位最高的女性,吃穿饰用, 仅仅以满足温饱为限度。长孙皇后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抑制了奢华风气在社会上的流行,她在生活上的表率作用,配合了太宗所推行的简明政治,赢得了太宗的欣 赏。她对皇子的生活也有严格的要求。太子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常常在皇后面前念叨东宫缺少器具,要求奏告主管部门增加宫中设施。皇后每次都说:“身为太子, 最应该在意的是有没有德行和美好的名声,何必担心所用的器物简陋呢。”